有時在網路上看一些育兒資訊~原來大家都是這樣長大的~最近的祐桑真的對聲音很敏感

每次騎車出去都會問~這是什麼聲音丫~那是什麼聲音~又或者會說我要走那一條路丫

也更能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想法,有更多我不知道的祐桑正在成長茁壯

有時又是姐姐的小跟班小影子~而且這階段的自尊心很強~知道自己被欺負要討公道回來

昨天去家樂福實在是從早上就會祐桑如到晚上~沒有一分鐘不在說話,重復的話一直說

如果沒有滿足到他心底最深層的那個藍球機的須求 我想他是不會閉上小嘴的

好不容易也真的帶他去投藍球機了~但是在遠遠的地方就知道他要玩的邦台藍球機被玩走了

本來是一上樓就飛奔到機台前變成一上樓就xxoo的哭說被玩走了~

玩了一次別台,想說先帶祐桑去晃一下再來玩他心目中想玩的那台

但一路上xxoo~ooxx寶媽就十分不爽的把他的小手甩開,讓他在原地哭~

不過所有的人都覺得我在欺負小孩~所以寶媽就請寶爸去把他帶過來~祐桑一過來寶媽身邊

馬上使出他的鷹爪功~使出吃奶的力氣努力的要討回公道=.=\\\我一方面要閃躲一方面和寶爸在那笑到不行

=.=\\\是你不對耶!!反過來打人~~這階段的小孩丫~~~唉~~~~

 

資料來源奇蜜育兒報

 

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四種方法
【資訊】2歲四個月注意事項
相較之前,孩子現在的語言能力可以說是突飛猛進,幾乎每一天,我們都可以發現孩子學會了一些新詞彙,不但讓我們覺得驚訝與驚喜,更是有成就感。

不過,仔細去聽,我們可以發現孩子能說的詞彙還是很有限,而且還常會用同一個詞來概括所有類似的事物,如:他總是用「狗狗」或「喵喵」來稱呼所有四隻腳的動物;或是看到蘋果掉到地上,會說出「蘋果跌倒了」這類有趣的句子。這時,爸爸媽媽常常是孩子的「解碼器」,往往要透過你的講解,旁人才能瞭解孩子要表達的真正意思。

此外,除了學習新詞彙之外,兩歲半孩子也在學習使用「你、我、他」這些代名詞,但是他常會搞錯該用哪個,最常見的就是把別人對他的稱呼用在自己身上,如:原本想說「媽媽抱我」,卻說成「媽媽抱你」。所以,請不要太心急而嚴厲地糾正孩子的錯誤,畢竟代名詞的轉換對孩子來說仍稍嫌困難,犯錯是在所難免,相信再過幾個月的練習,孩子自然會表現得更好。


    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
【資訊】2歲四個月注意事項
提供一個豐富且有品質的語言和閱讀的環境對幼兒學習是利多。多和他對話、多唸書給他聽,可以增加他的詞彙和認知能力的運作。說話對幼兒來說不只是溝通,也是練習思考和各種語言形式的時候。父母與照顧者要鼓勵孩子說,更要容忍他的多話。

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?
一、說給孩子聽
幼兒學說話,從聽話和模仿開始。父母要注意培養幼兒的聽覺,提高聽音能力和語感,例如:常常找孩子聊天,多和孩子說說話;陪孩子聽錄音故事、聽廣播節目;甚至帶著孩子聽各種自然界的聲音,像風聲、雨聲、雷聲,或是聽聽大海的聲音。還可以引導孩子仔細聽小動物的聲音,然後鼓勵孩子模仿、想像。在聽的過程中,同時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聆聽習慣,認真聽、不打斷別人的話。

二、鼓勵孩子說
或許有些爸媽會想,提供孩子「多聽」的機會不成問題,但是該如何讓孩子多說話、說好話?其實,只要善於誘導,讓他說話的機會也不少呢。例如:爸媽可以鼓勵孩子在堆積木時,說說自己想堆成什麼,每塊積木為什麼要這樣放?堆完後,還可以讓他評論一下自己做得怎麼樣。或者,帶孩子去商店買東西,如果他需要什麼,可以鼓勵他自己對服務生說,也可以鼓勵孩子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,在互動中多開口說話。凡是需要和外界打交道的事,只要是孩子能勝任,就鼓勵他用自己的語言去嘗試表達。

平時在家裏,爸媽可以根據生活情景即時地提出一些話題,例如:吃飯時,可以問問孩子,你知道這是什麼嗎?你在什麼地方吃過?趁著接孩子回家的路上,問問這一天在幼兒園做什麼?這樣一來,隨著回憶的開始,孩子的「話匣子」不就打開了嗎?你將發現,只要願意用一種平等、耐心的態度傾聽,孩子自然也會滔滔不絕,說個沒完的。

三、腦筋急轉彎
因為語言與認知有著密切的聯繫,在發展語言的同時也要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。
1.聯想
初期可以透過單字組詞的遊戲,訓練孩子對字詞的理解、運用及聯想,為語言的連貫和整體運用作準備。例如大人說「綠」,孩子可回答:「綠色、綠葉、綠燈、綠衣服、綠鉛筆」。

2.描述
接下來,可以嘗試「描述物品功用」的練習。例如爸媽說:「手錶可以做什麼用?」或許孩子回答:「手錶可以用來看時間的。」藉由描述不同事物的功用,能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。

3.相反詞
還可以採取活潑的形式與孩子進行反義詞對話。例如,爸媽說「高」,孩子答「低」;爸媽說「開始」,孩子答「結束、最後」。這樣的遊戲不僅對豐富孩子的辭彙量有所幫助,而且也促進他創意思考。

四、說故事
除了這些有目的的語言遊戲之外,「說故事」也是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重要方法。爸媽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:
1.問問題
首先,在講故事前預先設計幾個問題,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。例如,在講《漁夫和金魚》的故事前,可以這樣引導孩子:聽完故事後你要告訴我「金魚為什麼要幫助老漁夫?」如此提醒他可以有目的地去聽,學習主動地聽明白、聽清楚。

故事講完後,也可以問些問題延伸。當然,提問題也要恰當,必須能夠引導孩子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,而不是簡單地「是」或「不是」來回答。「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誰?為什麼?」這類開放式的提問,能引導孩子設身處地地考慮,培養孩子認識情境和理解事物的能力。

2.編故事
另外,我們可以啟發孩子重新編故事的結尾。我曾經看過一位幼兒教師講《烏鴉和狐狸》的故事給孩子聽。故事通常在烏鴉受騙上當之後就結束,老師卻提了一個問題:「烏鴉怎樣才能把這塊肉奪回來?」這下,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開了。有的說,「烏鴉哇哇地叫,請來一群小蜜蜂。蜜蜂把狐狸刺得滿臉都是包,肉就奪回來了。」有的說,「烏鴉看到狐狸把肉銜在嘴裏,就對狐狸說:『這塊肉有毒,我正想把它扔到大海裏去呢。』狐狸一聽,嚇得『呀』的一聲,肉就掉下來了,烏鴉一口叼著肉飛走了。」這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真不錯!一旦思維啟動,語言表達也就展現出來了。

還可以讓孩子編故事,聽完故事後,要求他把主角、環境稍稍改變,但情節不變,自編成另外一個故事。關鍵在於孩子編故事過程中,能否運用原來提供的語言模式來組織成自己所要說的話。孩子如果經常接受這樣的挑戰與練習,可以從優質的故事中學到大量詞彙、正確的句子和語法,使口語更流利、更符合語用。

抓住一切可以引起孩子興趣的機會吧,即時地引導孩子說話,與孩子交流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bolandd 的頭像
    bobolandd

    丫寶聚樂部

    bobolan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