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來源奇蜜育兒報

 

現代孩子的新寵-手機與電腦

有一天,在捷運上,一個年約5歲的小孩跟著爸爸媽媽,不一會兒,孩子說:「我好無聊。」如果是您,您會怎麼辦呢?是提議一起算算看再過哪些站就到了呢?或是提議來玩猜謎遊戲?還是就像車上的這位媽媽,立刻拿出手機遞給孩子,孩子熟練地操控著。身為父母的你,對於這些電子產品成為孩子的新寵,是「憂心疑慮」?還是「樂見其成」?

 
 


很難有孩子能夠逃過手機或電腦遊戲的魔掌,別說小孩了,這些遊戲內容甚至成為大人茶餘飯後聊天的話題。設計精緻的影像、聲音與動作對孩子本來就很具吸引力,再加上現在技術的進步,讓這些東西在生活當中無孔不入。就現代的生活模式來看,要完全禁止,真的很不容易,只能延後孩子接觸的時間或使用時約法三章,讓孩子健康的接觸與學習。

 

 


仔細想想這些電子遊戲什麼時候開始介入了親子關係?如何才能讓親子互動贏得這場勝利?一起來看看。

避免電子遊戲成為孩子打發時間的玩具
快速的聲光刺激會造成腦部的思考慣性,對日後注意力、語言和認知發展都有不利的影響;在車上看電視或盯著螢幕,對於孩子的視力發展也有不良的影響。很多的時間孩子都需要等待,坐車要等、外出吃飯要等、看醫生也要等…。帶孩子出門時,隨身帶本孩子喜歡的書,心中準備幾個好玩的遊戲,陪孩子一起打發時間,如:謎語遊戲、文字接龍、算算數學、唱唱詩。

電腦加入生活,陪孩子一起玩
許多事情我們不需要過度擔心,但也不能毫無主見地盲從。當周遭朋友的孩子已經開始接觸電腦時,我們應該冷靜地評估孩子的年紀是否可以使用、能否建立孩子使用電腦的時間與規則,更重要的是父母本身有沒有時間陪伴小孩一起使用電腦。父母陪伴孩子一起使用電腦,這樣除了能注意到孩子使用電腦的情形,也能即時引導孩子或解答問題,減低他接收到不當訊息的機會。

親子關係,在休閒中更靠近
由於生活的忙碌,讓很多父母對於子女的關心,都放在外在的表現,如:學習表現、人際活動,或是身體的狀況,然而對孩子而言,他們更希望得到父母在心靈上的關照及互動。再忙,也要為家庭安排親子出遊的休閒活動,可以到附近的公園野餐、可以從事某項運動,也可以到外縣市旅遊,家人的親密是由內心發出的愛與分享,而對「家人」的感受,在那時也會更接近與親密。

記憶裡,總是浮現小時候與父母一起到公園野餐踢球的景象,親子關係無他,陪伴而已。

 

 

 

快樂放暑假

每天忙著催孩子起床,忙著準備用餐、送孩子上學,忙著下班接小孩…。暑假快到了,您已經計畫好要如何為孩子安排了嗎?到底要怎麼安排,才不至於讓爸媽又要忙著接送孩子上才藝班、活動營,也不至於讓孩子只是看電視、玩電腦遊戲,甚至直嚷著無聊呢?

 
 



 


因孩子的個性、喜好與需要以及家庭的能力安排正常規律的作息活動,就可以讓孩子有個充實又有意義的暑假生活喔!

「閒而不散」的暑假生活
問問孩子希望有什麼樣的暑假生活?希望去上科學班、希望早上睡得很晚、希望爸媽陪著一起玩、希望可以看電視…。把項目列出來後,在允許的範圍下列出一張「暑期心願單」,一旦實現的,就在上面打ˇ,這對親子而言,算是皆大歡喜的做法。

如何過暑假生活是一種「閒的藝術」,建議您幫孩子擬定較輕鬆的作息時間,例如:早上大約幾點起床?下午大概幾點睡一下(休息一下)?幾點是卡通時間?最晚幾點上床?自己玩的時間在什麼時段(最好能充足的1~2小時)?哪幾天上活動營或才藝班(一、二種課程即可,且最好讓孩子自己選)?傍晚較涼爽時,可以到家的附近哪些地方出去走走玩玩?作息正常,可以讓孩子更清楚自己該做什麼。

親子旅遊
利用暑假,帶著孩子在台灣各地玩一玩,坐火車或定點旅遊,都可能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,提供幾項帶孩子旅遊的原則:

*行程盡量安排悠閒些,不要太匆忙或緊湊,最好定點玩即可。
*選擇適合孩子玩的地方,最好有草地或廣場,在大草原放風箏或在某個不知名海邊撿貝殼就很好玩了。
*不一定要有名的地方,以免人潮太多太熱了,或孩子容易失散。
*不要太危險或太冒險刺激的地方。
*喜歡的地方可一去再去,每次都會有不同感受、不同發現。例如:在不同星期去金瓜石,這次發現小瀑布、那次發現蝴蝶、再下次還發現金龜子哦!

暑假對孩子而言,是擺脫了很多束縛;但是,對大人來說,卻是孩子生活結構的改變,一定會影響到自己本身的生活秩序和習慣,千萬別為了自己的方便,而沒有考慮到孩子本身的需求和意願,為他們安排種種活動,例如:每天都安排好孩子的才藝班課程,以填補孩子平日上學的時間,這些忽略孩子可能會疲憊或沒有興趣等現象的,與其說是「玩」,不如說是孩子生活壓力和挫折的另一種來源吧!

何不就從這個暑假開始,尊重孩子的能力和意願,那怕是在大人眼中看起來多麼幼稚或無聊、單調的活動,或許還正是他抒解壓力和挫折的管道喔!

 

 

 
您的寶寶 5歲3個月了  

親子對話,提升互動品質



爸媽通常對孩子話說得少感到擔心,其實,學齡前幼兒的語言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。由於孩子對語言「理解」的能力比「表達」發展得早,因此,嬰幼兒所能聽懂的字彙,遠超過他所能說出來的。

 
 


4歲以上已經能夠流利對話
一般說來,小小孩的字彙在1歲半左右大量增加,並開始字詞組合;2歲左右開始說簡單句子;3歲開始會用形容詞或副詞,句子的變化及複雜度程度也逐漸增加。孩子隨著年齡發展,逐年減低「聽懂」和「能說」之間的差距。

大概4、5歲時,多數幼兒已完成語言初步的發展,並可以流利地跟別人對話、敘述事物。到了6、7歲左右,大多數兒童語音已發展完成,說起話來字正腔圓呢!7歲後的兒童便有標準流利的口語能力及可使用複雜的句子來溝通。

缺乏交談就是貧乏的語言學習環境
學好一種語言,最重要的祕訣是重複的練習及經常的使用,而學習母語,通常不需要刻意、正式的教導,不過,學習環境是良好或貧乏,對孩子的影響卻有天壤之別。

所謂貧乏的語言學習環境,是指兒童缺乏與他人互動及交談的機會。有些爸媽成天為生活奔波忙碌,回到家後疲累不堪,根本提不起勁來搭理孩子,這樣,孩子在一天之中,都沒有機會跟他人擁有良好的互動,他的語言發展就不會很好。

選用媒體學習,也要親子共賞
有的爸媽認為,市面上有許多優良的兒童教學軟體,只要買給孩子,讓他看電視或玩電腦,孩子的語言能力自然就會很好了。

我們不可否認的是,有些兒童節目或軟體,的確是參照兒童發展,針對兒童的學習做適齡的設計。如果爸媽能設定每天30分鐘,或以不超過1小時為上限,陪孩子一起觀賞,並和他討論內容,這樣做的確有助於孩子語言的增進。

但是,過度依賴這些產品,甚至利用電視和電腦當保母的話,不但對孩子的語言沒有幫助,反而害處多多。因為電視和電腦多半只是單面傳遞訊息,孩子獨自盯著電視畫面時,處於被動地接受訊息,這樣的方式,沒有相互的溝通,將會使孩子缺乏機會練習如何正確地使用語言,久而久之,他的語言能力,便會落在同儕之後。

 

 


親子多互動,創造豐富語言環境
爸媽如果想為孩子預備一個豐富的語言學習環境,最重要的是多花一些時間和孩子對話、聽孩子說話,並增添對話的素材。以下是在生活中簡易可行的辦法:

一起閱讀、吟唱歌謠
請和孩子一起唱兒歌,朗誦有律動感的文句,例如:傳統歌謠、簡單的唐詩、新詩等等;多讀不同題材的故事給孩子聽,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,更可利用機會對孩子進行不同的知識啟蒙。

鼓勵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書。當孩子要求你針對同一本書一念再念時,請不要覺得厭煩,因為孩子需要不斷反覆的練習,才能學得更好。等他長大後,一定還會記得小時候你念書給他聽的美好回憶。這些日子並不長,一旦孩子上了小學,自己有能力讀故事,就不會再黏著爸媽、要求念給他聽了。

一起聊天、分享想法
讓孩子跟你分享他的想法或計畫,例如:讓孩子指出他最喜歡的一本故事書,也讓孩子告訴你他最喜歡那本書的原因,同時你也告訴孩子你的看法及喜好;或是一起討論想要做的事情,例如:學會玩撲克牌、學會騎兩輪腳踏車等。

每天請抽一些時間,跟孩子聊一聊,他今天在學校做了些什麼?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?別忘了多利用開放句和孩子說話,例如:「今天學校裡玩了哪些新遊戲呀?」爸媽不要只問孩子「今天乖不乖、點心吃完沒有」喔!

這個年齡階段和孩子對話時,也可以嘗試多使用較複雜的語句。由於學齡前兒童對句子的使用還不是很成熟,當爸媽示範使用複雜語句時,孩子可以透過情境,更有效地學習。

透過遊戲,製造話題
當孩子畫圖時,問他畫些什麼?誘導他說出畫裡的內容,並協助他串聯成一個故事,或是等他畫好時,幫他在畫紙上標明事物,讓孩子作對照。

和孩子一起玩看圖說故事、故事接龍遊戲,或帶孩子到戶外,讓他多看、多聽、多想、多說,無論遇到任何人、事、物,都可能成為對話的好題材。

在對話過程中,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,爸媽應認真回應並儘量給予詳細的解答,同時也要包容孩子在講話過程中運用得不是很精確的語詞,例如,當孩子說:「這『個』車子跟舅舅家的好像喔!爸媽不要急著去糾正他,而是可以回應:「你是說這『輛』藍色的車子嗎?」透過示範的方式,就足以讓孩子自我修正,學會更正確的說法。

親子互動及玩伴互動,相輔相成
親子間良好的對話,可以增進親密關係;而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品質,又可以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,建立正確的示範與學習基礎。

除此之外,研究兒童遊戲的專家也指出,當一群兒童在玩扮家家酒時,他們所使用的字彙和句子,都比日常生活中的要更有趣而且複雜,同時,這更是孩子學習與他人平等互動、協調和磋商的好機會。所以,爸媽也要積極地讓孩子常常和年齡相近的同伴玩耍,讓孩子有更多發揮運用的空間,從玩伴身上互相學習;當孩子從學校玩伴身上學到有趣的事情回家分享時,就是爸媽扮演傾聽者的最佳時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bolan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