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不可以專心一點…

最近,常聽到爸爸媽媽說自己的孩子不專心,寫功課不專心,隨便撇一撇、看書不專心,隨便翻兩頁就說看完了、做事不專心,草草了事…,如果他可以像看卡通、打電腦一樣專心就好。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專心一點呢?

 
 


一般父母對專注力有很大的誤解,以為孩子只要能靜得下來乖乖坐著就是專注。其實,專注應該是心無旁騖,主動自發的把心放進去,無論是大汗淋漓的打球、玩沙玩水或者是安安靜靜的看書、畫畫、堆積木,只要是全心投入、全力以赴就是專注。一起來看看影響專注力的三個環節,看看問題出在哪裡。

環節1:個人特質的差異
專注力其實會隨著年紀和興趣逐漸增加,一般而言,五~六歲的孩子約能專注15分鐘左右,做他有興趣或想要挑戰的事,就能專心地做得更久,但當孩子面對沒趣或做不到的事,自然容易分心。

環節2:外在環境的條件
對越小的孩子來說,規律、節奏穩定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,現在生活的步調實在太快了,爸爸媽媽每天對孩子有說不完的「快一點!」容易讓孩子靜不下來。長時間使用電視或電腦,孩子習慣了快速、高分貝的聲光刺激之後,也比較無法專注於靜態的活動(如閱讀)。

環節3:爸媽的教養方式
當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期待過高,就容易覺得孩子達不到學習的成效,而歸咎於孩子不夠專心,例如:孩子因為學才藝時間排得太滿,沒辦法消化、吸收學習的東西。

有些爸爸媽媽太寵孩子,這也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表現。如果爸媽平時不建立規範,像是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也不制止,這樣孩子缺少練習自我控制的機會,不懂得壓抑不適當的行為,我行我素慣了,自然不容易專心。

 

 


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發展,擔心孩子學得不夠多,我們總是恨不得把孩子的時間塞得滿滿的,不給他留一點空間和時間,甚至當他專心的做一件事的時候,我們卻催促他去做另一件事,永遠有另一件你認為更重要的事要做。

雖然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個人和環境因素實在不少,但父母在培養孩子專心度的過程中,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。唯有當爸媽了解什麼是專注力、以及學齡前孩子應有的專注力表現後,觀察孩子的個人特質、調整教養方式,再用心改善不利孩子專注力養成的外在環境,才能進一步地協助你的孩子,找到最適合他的專心方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bolan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